logo

Friedrich S-Coronar 100mm F1.9

隱之含光 Friedrich S-CORONAR 100mm F1.9

關於電影鏡頭
關於「電影鏡頭」一詞,近年來很多攝影人將他與「神物」畫上了等號,但電影鏡頭也不是萬能的。除了高精度、低反差,與超高細節保留度外,其實玩家最重視的就是每顆電影鏡頭絕不重複的獨特調性。只不過凡事電腦化的這個數位時代,為了電腦設計那無誤差的統一格式,在獲得完美的MTF的同時,我們似乎出賣了那個百家爭鳴年代的獨特鏡頭調性特色。

未曾在網路上現身過的Friedrich
這鏡頭的出現算是一個不期而遇,這一類的超高價鏡頭對於吉米而言是絕緣的,但是這卻是前輩的錯愛下所造成的美麗錯誤。前輩認為寶刀贈英雄,好鏡頭要跟在想用他的人身邊,才能凸顯它的特色,這從未在市面上出現任何相關資料及作品的全新電影鏡頭,就從2010年6月就出現在吉米的藏鏡庫中了。

 


當拿到這支鏡頭著實嚇了一跳,因為它根本就是一隻從未被使用過的新品,這一類的老電影鏡頭要找到如此新的收藏品是非常困難的,而手中握著這隻沉甸甸的鏡頭時那種扎實感真是不可言喻。而心裡想說:這幾乎全新的老電影鏡頭說不定是哪個地震後被壓在土石堆後,最近才出土的封藏新品呢。

每一隻吉米拍攝過的鏡頭都會給它一個屬於它的名稱,而這支鏡頭就稱它為「含光」。含光劍是殷天子三劍之一,殷商時所鑄,與承影劍及宵練劍並稱殷天子三劍。含光由深海玄鐵打造而成,有怪獸繞著劍柄做吞噬狀之紋路,揮舞則有如強光閃耀,望之目眩。承影與含光是兩柄孿生寶劍,史書記載承影是黑暗中不見劍影,而含光則是烈日中不見劍光,兩劍形影不離,一劍若失,另劍必亡。

含光有個傳說:藏劍名家孔周得到承影劍的偶然機會,發現鑄刻在劍身上的銘文中的「影」字略微有些鬆動,用力猛拔,劍柄分作兩截,一截短小的劍柄赫然露出。拔出後卻無法看到劍身。用手一碰,一縷血線緩緩流到地上,不知覺已被劍割傷。走進陰暗之處才看見此劍全貌,一旦光線照及劍身卻又看不到。運劍遠揮,只覺劍柄劇震,轟聲大響,丈餘外牆壁被發出的劍氣洞穿,這柄劍就是含光。而這支鏡頭就有如含光一樣,在眾多大廠的電影鏡頭的烈日環繞中不見其劍光,運之不知其所觸,你很難發現它獨有的特色,但泯然無際,經物而物不覺。

當在陰暗處運鏡時會發現,它融合了眾家特色,攝物於無形,在調性中發現萊卡的穩重協調;在焦外成像的散景中發現蔡司的油潤;也在空間中發現信乃達的立體感,這鏡頭就如同含光,在史料中從未出現過,卻可以讓人有難以抗拒的無形殺傷力。

S-CORONAR使用的鏡片結構 (原廠之鏡片結構參考文獻)


鏡頭簡介


↑剛拿到鏡頭時就如同圖中一般,那種遮光罩反扣的金屬工藝就猜測是出自阿基師之手,不過就根據以往經驗一樣,當遮光罩打開時應該會很雄偉不會這麼小顆。


↑剛這並非是原廠的鏡頭蓋,只不過NIKON做的蝴蝶扣鏡頭蓋實在太好用,也為了區別這支鏡頭的Mount即將使用Nikon接環,鏡頭蓋就不免俗的使用了Nikon (當然也有副廠做的Canon蝴蝶扣鏡蓋)。


↑驗明正身一下,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牌子,不過倒是有看過他的投影機頭,並沒有看過Firedrich做的電影鏡頭。而且100mm的焦段用F1.9的光圈以及72mm的口徑,在那個年代的確不多見。


↑產地很明顯的就刻印在鏡頭上,我想應該沒幾個人可以抗拒那種Made in Germany的尊榮感受吧。德味?不!就是一種德國頂級工藝的滿足感。


↑如果不是常改鏡的玩家應該會對這種接還很陌生,這就是所謂的百搭接環T-mount,T-mount原本常用於望遠鏡上,而因為T-mount鏡之鏡後距超長的優勢,以至於只要是135系統的相機通通可以轉接,而且T-mount的轉接環非常好買而且便宜,所以可以改成T-mount的鏡頭通常會比較搶手(這支鏡頭的相場似乎可以涵蓋6×6的片幅,但因為鏡後距些微不足而有點扼腕)


↑這就是跑去享樂攝影買的T2轉NIKON的接環,用來將這支鏡頭變成NIKON接環,不過很多人會覺得很奇怪,明明就是要接CANON 5D為啥轉成NIKON接環,因為手邊甚麼系統都有,而且幾乎有所有系統轉CANON的接環,為了方便以及省錢,鏡頭一律改成NIKON,再做二次轉接,一來出外只要帶幾個轉接環就可以接遍所有系統,二來省了不少新接環的錢。


↑T-mount2的接環都會有一個很特殊的設計,一般鏡頭上的標明資訊都會朝上,方便攝影師觀看光圈等相關資訊,但是轉接之後因為非原廠的卡口設計,常常這些資訊會偏到旁邊或下面,這個時候把這個螺絲孔鬆掉,整個接環就可以轉動了。


↑就是這樣,有內外兩圈,先將螺絲放鬆,將鏡頭接上,然後再接上相機,然後轉動內圈直到資訊或校正點在正上方,這樣鏡頭就定位完成,鎖上螺絲就成功了,不管轉接啥鏡頭一律都不用擔心鏡頭無法正確定位。


↑這個就是接上T2-NIKON之後,整個鏡頭就變成NIKON的F-MOUNT卡口了,一體性的完成度很高,很像原廠就是做成F-MOUNT的鏡頭。


↑當然改成NIKON接環,就必須套上NIKON的後鏡蓋囉。


↑而這支鏡頭的遮光罩是訂做的,這手工藝真的非常強,對於現代鏡來說可以反扣的遮光罩沒啥了不起,但是老鏡的年代以及轉手幾百次要有遮光罩很難,要有可反扣的遮光罩真的比登天還難,如果又要有消光螺紋以及上下遮光罩不用拿掉鏡頭蓋這種難度就像是登天之後要你直接往下跳的那種難度吧。


↑這個遮光罩的設計非常厲害,把鏡頭上原本內鎖式的羅紋處理成外鎖式,那遮光罩就可以變成外鎖,也就是說上下這光罩都不會影響到鏡頭蓋,而且還有切削出來的消光螺紋,重點是是很沉的金屬製,當反扣包覆在鏡頭外時還可抵抗G值不高的撞擊呢。


↑不過比較對不起他的是只用MARUMI的DHG保護鏡,並沒有使用頂級的B+W保護鏡,因為其實對吉米而言很少為了濾鏡花一大筆錢,DHG的等級就夠用了,不過真的要頂級的話,可能會用自己Schneider 100mm F2.0上的那種「海立歐潘」的濾鏡。


↑鏡片狀況超乾淨,沒有任何刮傷與擦傷,超級通透的玻璃鏡片。


↑這種多葉片設計的光圈通常都用在老電影鏡頭上,為了讓縮光圈之後散景中的光點一樣是正圓形的,所以多採這樣的設計,不過這支鏡頭的葉片樹蠻有趣的,單數的十五片,看著這樣的光圈葉面的確虛榮心增加了不少。


↑這支鏡頭比較偏現代鏡,所以他有上一層藍紫色的鍍膜,抗耀光性真的不錯,不會有老鏡的怕光特性。


↑稍微偏一個角度觀看,鍍膜變成了桃紅色的,而且整個鏡片的狀況真是很優。


↑拿一張白紙直接拍,鏡頭內的白與白紙的白幾乎沒有差異,害怕的老鏡黃化也沒有出現。


↑整個鏡頭真的非常新,不過這又造成了另一個困擾,就是會捨不得用,怕刮傷。


↑整隻鏡頭包含金屬遮光罩、鏡身,以及Helicoid完整的接在貼滿保護貼的CANON 5D上 (鏡身有點感覺像是愛展能的那種斑馬紋)


以下所有照片接可以直接點選開啟大圖
鏡頭實地拍攝 ( By Canon 5D ) 華山藝文中心 ( 晴天 )


↑因為人緣不好臨時找不到MD,找海報來測試人像的調性


這種高反差場景一般鏡頭應該暗的部分會全部不見了


↑這鏡頭在拍攝玻璃與水的反光表面時會出現很迷人的調調


↑而測試的呈色調性中常會有種萊卡與蔡司的融合味道


↑這種玻璃的場景真的很迷人


↑但是調成黑白之後整個味道又更上一層樓


↑這個是故意挑戰這鏡頭在亮暗高反差的暗部細節保留


↑在暖色調與空間層次的詮釋也很迷人(蒸籠的黃色部分)


↑這個散景的味道是不是有某德鏡的似曾相識(較為柔和的偏現代鏡特色)


↑從暗處往亮處拍的終極測試(注意亮部與暗部的細節保留)


鏡頭實地拍攝 ( By Canon 5D ) 至德園 ( 晴天 )


↑偏暖調的調性


↑直接去色轉成黑白,由黑至白的協調性還蠻舒服的


↑這張就利用最近對焦距離來拍逆光的花瓣


↑左圖是用逆色處理後發現細節與層次居然如此驚人(看大圖)


↑接著來個終極挑戰100%裁切成右圖並逆色處理


↑有點被嚇到了高反差下的花亮部居然會這麼立體


↑簡單拍一張老舊機車


↑處理成偏黃的黑白調,真的很舒服


↑再來個高反差測試,主角刻意放在暗部


↑轉成黑白後才知道細節保留好多


鏡頭實地拍攝 ( By Sony NEX-3 ) 至德園 ( 晴天 )


↑這裡來個大太陽下的高反差散景測試(比較沒有老鏡的特殊二線性)


↑直接逆色處理,發現這支鏡頭對於黃綠色有加強作用(藍色部)


↑裁切下暗部樹葉在逆色處理,葉脈細節都還在


↑散景中的光點獨立性都還蠻高的而且保留很多細節


↑再來往天空做個逆光攝影,樹葉居然都還不會過暗而且黃綠色變得很鮮豔


↑拿蓮花來做亮暗反差測試(發現有輕微的紅過曝)


↑接下來再來一次100%裁切終極測試


↑逆色處理後恐怖的蜻蜓細節


↑不信邪再來一次100%裁切測試


↑逆色處理後蜻蜓的翅膀細節真是嘆為觀止


↑對於逆光下的黃綠真的很敏感,會美化照片


↑逆光的光斑很輕微,抗耀光性絕佳(星芒有點小遜)


↑這種穩重的淡調常會出現


↑去色處理後好像L開頭的德鏡


鏡頭實地拍攝 ( By Sony NEX-3 ) 至德園 ( 陰雨天 )


↑陰天測一下調性,果然對黃綠色有加強作用


↑遇到反光水面時感覺真的很棒,反差不高


↑還是來個亮暗反差測試(蓮花的白色部沒有爆)


↑近拍(蓮花依然沒爆)


↑測試一下散景的特


↑逆色處理後還可以看到散景中的橋與樹林細節


↑逆光葉脈的保留


↑水面反光那種感覺超舒服


↑再來測一下水面反光的那種柔柔亮亮的感覺


↑當然不免俗的測一下拍攝雨天時中的雨絲


拍攝使用之攝影器材:
Canon 5D + Friedrich S-CORONAR 100mm F1.9

照片後製技巧:
原色未修改


Share
吉米王
藝術總監 (Director) at Orange Cat Visual Studio
我是吉米,我姓王,是個大男生不過大家都愛叫我橘子貓,不過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喵團隊大多在動態影像與靜態形象專案中玩樂,目前也執行政府單位或商業機構的形象專案或行銷合作。
吉米王 on Facebook
  • Share

Leave a reply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